AI語音芯片火熱的背后邏輯是什么?
如果要概括近兩年的AI創企現狀,融資和造芯是繞不開的話題。而芯片這個詞,極有可能會入選2018年年度關鍵詞。
從去年開始起來的熱度,在中興事件的催化下,快速發生更強烈的化學反應。這其中,最耐人尋味的便是AI語音芯片的快速崛起:
5月到7月,短短兩個月的時間,從公開報道的資料可以看到有超過5家公司對外宣布做了AI語音芯片:
那么,為什么大家會不約而同的在當下這個時間節點發布AI語音芯片,這背后的邏輯到底是什么呢?
導火索:智能音箱市場的小爆發
今年的618促銷活動,天貓精靈玩了一把價格營銷戰,只需要99元就能購買一臺智能音箱。很快,在7月5日,天貓精靈就宣布一年時間內,他們的全渠道銷量累計超過500萬臺。
這種巨頭壓低價格走量的行為,很快引起了連鎖反應,關于智能音箱風口的討論甚囂塵上,由亞馬遜帶起的這陣風終于刮到了國內。
根據Strategy Analytics 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,2018年第一季度,全球智能音箱的總銷量達到920萬,同比增長278%。
“當設備的量剛起來的時候,大家突然意識到芯片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,將它的必要性放到一個更高的位置?!弊鳛樽钤玳_始布局AI語音芯片的云知聲,其創始人黃偉談到最近的芯片熱如是說道。
這一輪智能音箱市場的爆發,讓不少人看到潛在的AI語音芯片市場機會。
據今年3月外媒Information的報道,亞馬遜正在設計定制用于支持智能音箱Echo的AI芯片,當時消息稱亞馬遜已經擁有449名有芯片專業知識、技能的員工。
無獨有偶,剛剛被阿里收購的中天微,也在7月初表示要發布智能語音芯片。
巨頭潛在的動作是最重要的市場風向標之一,這個導火索也順其自然地燃到了AI語音芯片上,探尋其背后的邏輯,也在于AI語音芯片較之于傳統通用芯片的優勢。
其實最早的通用芯片在語音方面發揮的功效并不大,通常情況下就是將多媒體數字編碼器+數字信號模塊處理相結合。
在2014年年底的時候,亞馬遜的Echo問世,有些半導體廠商瞄準了這塊市場,開始推出語音芯片,其中最典型的莫過于聯發科。據了解,當時有人推測2016年智能音箱市場將近80%的芯片都是MTK提供的,而這又得益于他們和亞馬遜Echo的深度合作。
當智能硬件對語音交互的要求越來越高的時候,很多東西需要在端上實現,比如喚醒、數據信號處理。同時考慮安全、網絡情況等因素,AI語音芯片出現是必然結果。
相比較語音芯片,AI語音芯片集成度高、功耗低、成本低,能夠實現算法和終端的完美結合。
Rokid聯合創始人王舜德在回答當初為什么會做AI語音芯片的時候,就提到“因為我們知道做產品的痛苦,了解芯片的價錢會帶動整個產品,而當時的芯片非常耗電,集成度低。經歷過這些痛點,我們就想優化芯片的設計,用上我們前端的算法?!?/p>
算法—芯片—硬件:商業化落地的必然
仔細梳理一下現在幾大主流AI創企做AI語音芯片的思路,大多數還是選擇和有經驗的芯片公司深度合作。
比如出門問問和Rokid就宣布自己的芯片是基于杭州國芯科技芯片深度定制,其中Rokid的KAMINO18基于40nm工藝的國芯GX8010制造,GX8010是國芯去年發布的主打AI交互的NPU芯片,該芯片專為物聯網應用設計,具備低功耗、可離線、可移動的優勢。思必馳在宣布打造芯片的時候,也提到他們會和某芯片巨頭在AI芯片方面達成合作,成立合資公司。
芯片公司提供低功耗、集成度低的設計架構,AI語音技術公司則會在麥克風陣列信號處理、語音交互SDK以及語音降噪、喚醒、識別理解上做功夫,將自有的AI語音交互技術集成到其中。
為什么算法技術落地,要從芯片以后后續的硬件開始,個中緣由離不開我國的軟硬件環境。
華為的輪值CEO徐直軍在2018年軟博會上曾提到:“國內客戶尤其不接受軟件收費,導致國內軟件產品型企業無法形成商業模式?!?/p>
大家接受的軟件銷售模式就是類似于硬件的模式,國內就認為硬件很值錢,軟件不值錢,認為它的成本低。
所以在國內如果要實現業務和商業快速增長,規?;谋l,只做算法、軟件是非常困難的。最新的技術、方案,包括產品通過硬件載體的方式更有可能實現規?;脑鲩L和復制。
所以,AI公司的算法集成到芯片公司的語音芯片中,可以說是一個省力又討好的合作,而AI語音芯片伴隨著各種智能硬件熱度上升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。
另外,刨除這些技術因素,講好芯片的故事,也有助于AI企業獲得融資,有更多的資本施展自己的實力。尤其是當下的時間節點:做芯片既是技術實力的表現,也是民族情懷的象征體。
在這樣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背景下,AI語音芯片走向崛起爆發期,實屬意料之中。
當然,也不排除還有一些跟風者想在浮躁的市場里作個“網紅”,蹭一波AI語音芯片的熱度,不過做芯片不是做肥皂,規?;漠a業考驗的不僅僅是技術實力,還有商業落地能力以及風險承擔能力。